地震安评资质

tengmeitengmei 施工资质 2024-04-29 32 0

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等级标准介绍

最新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等级标准:

一、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标准基本总则

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负责地震安全性评价一级执业资格证书的审批。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负责地震安全性评价二级执业资格证书的审批,并报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备案。

申请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证书的单位应当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分为甲级、乙级、丙级。

二、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等级标准

地震安全性评价甲级资质证书

(一)建筑企业具有固定的专业技术人员,持有一级执业资格证书6人以上,其中地震、地震地质、工程地震专业必须各有2人以上;

(二)建筑施工企业具有承担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技术装备及地震安全性评价专用软件系统,并具备相应的实验、测试、分析能力;

(三)建筑企业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15人;

(四)建筑单位具有独立承担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和编写评价报告的能力;

(五)建筑施工单位掌握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规范等;

(六)建设单位具有健全的质量、技术管理制度。

地震安全性评价乙级资质证书

(一)建筑企业具有固定的专业技术人员,持有一级、二级执业资格证书各3人以上,其中地震、地震地质、工程地震专业必须各有2人以上;

(二)建筑施工企业具有承担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技术装备及地震安全性评价专用软件系统,并具备相应的实验、测试、分析能力;

(三)建筑企业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10人;

(四)建筑单位具有独立承担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和编写评价报告的能力;

(五)建筑施工单位熟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规范等;

(六)建设单位有健全的质量、技术管理制度。

地震安全性评价丙级资质证书

(一)建筑企业具有固定的专业技术人员,持有二级以上执业资格证书4人以上,其中地震、地震地质、工程地震专业必须各有1人以上;

(二)建筑施工企业具有承担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技术装备及地震安全性评价专用软件系统;

(三)建筑企业初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6人;

(四)建筑单位具有独立承担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和编写工作报告的能力;

(五)建筑施工单位了解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规范等;

(六)建设单位有健全的质量、技术管理制度。

三、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承包工程范围

甲级资质证书

全国范围内各种类型的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和地震小区划、地震动参数复核及地震活动断层探测与危险性鉴定、震害预测等有关工作。

乙级资质证书

全国范围内除国家重大建设工程、核电站和核设施建设工程以外的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和地震动参数复核及100万人口以下城市的地震小区划工作。

丙级资质证书

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辖区内的地震动参数复核工作。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必要性

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必要性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了解必要性才能在实际中引起重视,每个细节的处理都非常关键。中达咨询就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必要性和大家说明一下。

l、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这是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四川省防震减灾条例》都做了明确规定。这是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工程建设的百年大计。

2.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能使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既科学合理又经济安全。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其抗震设防要求不同于一般建设工程,如不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简单地套用烈度区划图进行抗震设计,很难符合工程场址的具体条件和工程允许的风险水平。这种抗震设防,显然缺乏科学依据。如果设防偏低,将给工程带来隐患;如果设防偏高,则会增加建设投资,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3、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使用说明的规定,对于地震研究程度比较差的地区和烈度区分界线两侧各8公里范围内的建设工程,不能使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必需通过地震安全性评价后,确定抗震设防要求。

4.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是我国抗震设防技术与国际接轨的需要,也是科技进步的要求。随着抗震技术的发展,单一的烈度值已经不能满足抗震设计的需要,而进一步要求根据建设工程的具体条件,提供场地地震动参数(加速度、设计反应谱、地震动时程等),例如对于特大型桥梁、高层建筑等应考虑长周期地震波(远震)的影响。

地震安全性评价与抗震设防要求有什么关系?

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是确定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的重要前提和依据。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是一种科技行为,是地震科技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的体现,凡是具有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的单位都可以在资质确认的范围内从事此项工作。而确定抗震设防要求是一种政府行政行为,其带有明显行政强制性。

抗震设防术语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是根据对建设工程场址和场址周围的地震与地震地质环境的调查、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的勘测,通过地震地质、地球物理、地震工程等多学科资料的综合评价和分析计算,按照工程类型、性质、重要性,科学合理地给出与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相应的地震动参数,以及场址的地震的地震地质灾害预测结果。

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和人工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而且这种影响是通过人的感觉、人工建筑物的破坏、物体反应、自然现象的变化四个方面的宏观等级描述来标定的。地震烈度具有三个特性,即多指标的综合性、分等级的宏观性和以后果表示原因的间接性。

影响场地地震烈度分布的因素有:

(1)震级

(2)距离

(3)场地条件(覆盖层厚度、土质条件、地形、地下水位、液化、古河道、破碎带等)

(4)建筑物的结构形式

地震地质灾害

场地地震地质灾害是由地震动或断层错动引起的可能影响场地上工程性能的场地失效。地震地质灾害主要包括三大类:

(1)由于地震动作用导致的对工程有直接影响的工程地基基础失效,包括饱和砂土液化、软土震陷等;

(2)由于地震动作用导致的对工程有间接影响的工程场地失效,包括岩体崩塌、岩体开裂、岩土滑坡等;

(3)由地震断层作用导致的地表错动、地裂缝与地面变形等地质灾害。晚第四纪以来有活动。

地震小区划的特点与适用范围

(1)地震小区划是对某一特定区域范围内地震安全环境进行划分,预测这一范围内可能遭遇到的地震影响分布,包括设计地震动参数的分布和地震地质灾害的分布。

(2)地震小区划必须针对具体场地开展更加深入细致的工作,针对性更强、考虑的因素更多、精度要求更高。与全国地震区划相比,地震小区划具有以下特点:

①地震小区划重视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特别是局部场地条件对地震了破坏作用的影响。

②地震小区划更为详细地研究周围地震活动环境、地质构造环境,分析近场区范围内的地震活动特征、鉴定活动构造的活动性质。

③进行较全国地震区划更为详细的地震危险性分析,并把地震环境和场地条件密切地结合起来,选择合适分析的计算模型,进行土层地震反应分析。

④区分不同的地震破坏作用,对地面断裂错动、滑坡、崩塌、地基土液化和软土震陷得地震地质灾害进行评价。

⑤编制比例尺远大于全国地震区划的图件,通常视地震小区划范围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比例尺,如某些范围较小的地震小区划的图件比例尺达到1:50000~1:10000。

(3)地震小区划的目的是为城镇、厂矿企业、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土地利用规划的制定提供基础资料,为城市和工程震害的预测和预防、救灾措施的制定提供基础资料,为地震小区划范围内的一般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加固提供设计地震动参数。

地震构造

与地震孕育和发生有关的地质构造。

活动构造

晚第四纪以来有活动的构造,包括活动断层、活动褶皱、活动盆地、活动隆起等。

活动断层

晚第四纪以来有活动的断层。

古地震

没有文字记载、采用地质学方法发现的地震。

地震动参数

表征地震引起的地面运动的物理参数,包括峰值、反应谱和持续时间等

超越概率

在一定时期内,工程场地可能遭遇大于或等于给定的地震烈度值或地震动参数值的概率。

“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必要性”详细信息尽在中达咨询建设通,想要的相关建筑建设信息应有尽有。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

做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需要收费吗

当然收费。不知你是哪个省的?具体应询问当地地震部门,通过他们联系地震安评资质单位,确定安评项目和价格。

地震安全性评价收费范围:地震烈度复核、设计地震动参数确定、地震小区划、场区及周围地震地质稳定性评价、场地断层活动性评价、震害预测等。

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规范》(GB17741—1999)要求分四级。一级工作适用于安全性要求高的重大项目中的主要工程,其破坏会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二级工作适用于《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2001)》烈度值Ⅵ度以上(含Ⅵ度)地区的大城市、重要经济开发区以及覆盖区域较大的重要生命线工程中的主要工程,其破坏将导致严重后果;三级工作适用于《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2001)》烈度值Ⅵ度以上(含Ⅵ度)地区除一、二级以外的大型项目中的主要工程,其破坏将导致严重后果;四级工作适用于一、二、三级工作以外的工程。

承担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单位,必须持有国家或省级地震主管部门颁发的许可证书,并按证书级别及规定的评价范围开展工作。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的个人,必须持有地震主管部门核发的上岗证书。

地震安全性评价费用由建设单位在建设工程前期费用中安排。由承担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单位提出工程应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内容,委托方(甲方)与评价单位(乙方)再按标准协商确定收费额度。

地震安全性评价收费单位应到物价部门办理收费许可证,接受物价、地震、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喜欢0评论已闭